时间:2022-09-11 19:43:53 | 浏览:1890
每经记者:涂颖浩 宋钦章 每经编辑:廖丹
九家上市险企(含上市公司旗下保险公司,下同)2022年1-7月保费收入均已出炉。2022年1-7月,九家上市险企实现保费收入1.94万亿元,同比增长4.22%。其中,中国人寿保费同比增长0.15%至4796亿元,为年内保费增长首次转正。从保费规模看,1-7月,中国平安以4861.99亿元保费反超中国人寿,目前规模居首。
二级市场上看,7月保险股下跌10.37%,几乎跌去6月涨幅,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基本面看,7月人身险、财险公司保费分别同比增长3.95%、10.64%,财险景气度水平相对更高,寿险转型仍在深化过程中。
一位不具名券商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产寿险趋势确定性应该是比较高的,寿险销售还是趋弱,产险一定程度受益于新车销售数据向好。代理人方面,目前只看到了降幅有明显趋缓,但是各家反映增员难度还是比较大,恢复增长很难说。”开源证券在报告中认为,寿险转型进展考验公司管理层定力及经验,预计部分险企人力下半年仍将进一步下行。
2022年1-7月,九家上市险企或旗下保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9362.47亿元,同比增长4.22%,1-6月该数据同比增长3.97%。
从具体公司看,2022年1-7月,国华人寿保费同比增长18%,排名总榜第一;中国人保同比增长10.81%,保费增速排名第二;中国太保同比增长8.02%,排名第三。
中国人寿1-7月保费收入为4696亿元,同比增长0.15%,为年内保费增长首次转正,1-6月中国人寿保费同比下降0.66%。从保费规模看,中国平安1-7月保费为4861.99亿元,反超中国人寿同期保费,目前规模居首。
11家人身险公司包括7家寿险公司(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人保寿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太平人寿、国华人寿),2家健康险公司(平安健康险、人保健康险)、2家养老险公司(平安养老险、太平养老险)。2022年1-7月,11家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约12944.01亿元,同比增长1.61%。
具体看上述11家人身险公司数据,2022年1-7月,平安健康险以20.67%的保费增速排名第一,人保健康险以18.64%的保费增速排名第二;国华人寿保费同比增长18%,排名第三。平安养老险保费同比下降13.78%,在该榜单中继续垫底。
从几家大型人身险公司来看,1-7月保费增长明显分化。人保寿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759.51亿元、1595.95亿元、1122.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36%、5.51%、2.06%;太平人寿、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1010.51亿元、46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27%、0.15%,均为年内首次转正;平安寿险实现保费收入2939.62亿元,同比下降2.5%。
2022年7月,11家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994.64亿元,同比增长3.95%,环比下降37.63%。
人身险公司7月保费较6月增速有所提升,延续改善趋势。海通国际研究报告判断,主要原因是各险企上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以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为代表的长期储蓄类业务保费增速较快。
具体来看,人身险公司7月保费涨跌互现。太平养老险实现保费6.38亿元,同比增长19.49%;人保健康险实现保费18.5亿元,同比增长15.77%;中国人寿实现保费299亿元,同比增长13.69%。此外,太平人寿、平安健康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分别实现保费77.02亿元、11.24亿元、105.42亿元、96.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7%、7.31%、6.64%、3.11%。
其余人身险公司7月单月保费同比下降。平安养老险实现保费14.9亿元,同比下降35.24%;国华人寿实现保费21.67亿元,同比下降8.26%;人保寿险实现保费39.1亿元,同比下降3.93%;平安寿险实现保费305.26亿元,同比下降2.43%。
开源证券报告分析称,中国人保人身险板块7月年累计长险首年保费468.5亿元,同比增长24.0%,7月单月长险首年保费14.7亿元,同比下降29.1%,主要受寿险公司趸交同比下降48.7%拖累,或与人力规模下降及产品策略变化有关,但仍较6月单月长险首年同比下降47.9%好转18.8pct。
从环比数据来看,除国华人寿环比增长6.19%外,其余人身险公司7月环比保费均下降。其中,太保寿险、中国人寿7月保费环比下降均超过五成。
纳入榜单中的6家财险公司包括平安财险、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太平财险、众安在线、大地保险。2022年1-7月,6家财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6418.46亿元,同比增长9.91%,1-6月该数据为同比增长9.81%。
具体而言,2022年1-7月,太保财险、平安财险、人保财险、“老三家”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050.27亿元、1708.12亿元、3078.49亿元,同比增长12.06%、10.91%、9.92%。大地保险、众安在线、太平财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282.93亿元、129.29亿元、169.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36%、2.55%、1.32%。
2022年7月,6家财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767.36亿元,同比增长10.64%,环比下降30.4%。2022年6月,6家财险公司保费同比增长13.96%。
开源证券报告称,2022年7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40.1%,连续两月实现同比高增。受各地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带动,该券商预计车险景气度有望维持。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7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0%,其中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40%。
从具体公司看,六家上市财险公司7月单月保费涨跌互现,平安财险、太保财险、人保财险、大地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240.20亿元、132.01亿元、311.78亿元、37.9亿元,同比增长16.08%、10.8%、10.42%、7.64%。太平财险实现保费收入21.32亿元,同比下降4.12%。
受2021年同期高基数影响,众安在线保费收入24.15亿元,同比下降12.88%,月度环比增长13.22%,为连续五个月实现环比增长。其余上市财险公司7月保费环比均下降。人保财险、太平财险、太保财险、大地保险、平安财险保费环比分别下降42.14%、33.40%、25.62%、20.76%、15.75%。
海通国际认为,非车险整体维持高增速。其中,人保7月信用保证险、农险、企财险、责任险、意健险分别同比增长154.6%、19.7%、10.1%、6.4%、4.6%,较6月增速分别+111.4pct、-8.3pct、+5.0pct、+8.7pct、+4.3pct。
二级市场上,7月九大公司市值2.15万亿元,较6月末减少2488.98亿元,回到5月末水平。具体而言,九家公司市值均下降,跌幅最大的众安在线市值下降21.88%,此外,中国太平、中国太保、中国人寿7月市值均下降10%以上。
今年以来保险板块持续低迷,行业估值一直处于历史底部。从基本面看,当前寿险转型仍在深化过程中,开源证券研报认为,转型进展考验公司管理层定力及经验,预计部分险企人力下半年仍将进一步下行。下半年建议关注实动率等具有验证队伍质态改善的先行指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相对于寿险转型不确定性,业内对于财险尤其是龙头财险公司维持高景气度判断。海通国际认为,车险保费维持高增速主要是由于疫情形势转好,供应链逐步恢复推动产能提升,叠加国家及地方推出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拉动汽车产销量改善。自2021年10月以来,人保财险单月保费整体维持较快增长并且业务质地较好。行业龙头盈利空间远超中小险企,其竞争优势在改革下半场将愈发凸显。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1-6月,保险行业实现原保费收入2.85万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2.19万亿元,同比增长4.01%,财产险保费收入6566亿元,同比增长8.91%。
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龚梦泽随着科创板概念持续升温以及奇瑞新能源公司近期更名,奇瑞新能源谋求登陆科创板一事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日,有奇瑞新能源高层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独家回应,奇瑞新能源确实正筹备登陆科创板。同时,也在进行管理层
[资讯-牛车网]牛车网产经讯一直以来,奇瑞集团对奇瑞新能源都寄予着厚望,希望能独立出来成立股份公司。早在2016年奇瑞新能源就曾计划“借壳”海螺形材上市,但是因为当时的奇瑞新能源未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使得奇瑞新能源错过一次上市的机会。近
奇瑞有望整体上市杨海艳增资扩股正式落地后,奇瑞控股集团(下称“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瑞股份”)在日前已完成了一系列工商信息变更,包括股东股权、注册资本和管理层三个方面。在注册资本方面,奇瑞控股最终注册资本由约42.78
作者:江小花、李一帆很多年后,当尹同跃回顾自己的汽车从业生涯时,2016年或许注定会成为他很难忘记的一年。我猜。 这一年,出生于1962年的尹同跃54岁。在中国的体制内,很多人要到这个年纪,才刚刚爬上主政一方的位置。而尹同跃,已经在奇瑞汽车
不管奇瑞徽银能否登陆A股市场,奇瑞谋求上市的决心不会改变,因为这个梦想它已经追逐了13年,期间经历波折无数,即便再有打击,对历经『沧海』的奇瑞来说也是波澜不惊了。文|欢脱兔图|来源网络整体上市梦碎后,奇瑞已经准备“各个击破”了。日前,证监会
DHT介绍图原定10月底发布预售价,正式上市的收款打字鲲鹏动力的混动车型瑞虎8PLUS,至今未等来正式发布。目前看来12月上市的可能性比较大,最迟1月上市。之前的消息一直说的首款搭载鲲鹏动力的混动车型瑞虎8PLUS是电喷1.5T装机,最新申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裴健如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桐桐 摄“奇瑞增资扩股项目已于2019年底顺利摘牌,相关的股权交易也已完成,目前正按照既定程序推进后续工作。”日前,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一场调研活动上表示。这也被视为是对近期坊间
近日,关于奇瑞新能源将独立上市的消息再度进入大众的视野。有报道称,奇瑞新能源高层人事的频繁调整,都是为了冲刺IPO做准备。同时,奇瑞商用车旗下新创立的"iCar"生态品牌也将并入进新能源板块。按照此前的资料显示,奇瑞新能源起初计划在科创板或
文|AI财经社 周长贤编辑|胡刘继10月9日中午,奇瑞汽车官方微博发布一则声明,试图为某行业媒体曝出的“奇瑞将被整体出售”的传闻划上休止符。该行业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奇瑞将整体打包卖给一家民营企业”,又表示收购方不是一般私企,而是大型
奇瑞欲按板块分拆上市6家企业争抢162亿元增资股份■本报记者 龚梦泽9月17日最新消息,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出增资扩股预公告。《证券日报》记者查阅公告显示,本次增资扩股包括奇瑞控股出让31.4%的股份换取83亿元以及奇瑞股份出让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