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19:44:26 | 浏览:3936
保险作为家庭财务规划的基石,现在大家纠结的不是买不买,而是买哪款产品的问题。
看起来差不多的保险,有的价格很高,有的能便宜一半,普通人很难弄清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总担心花了大价钱买了不靠谱的东西。
今天深蓝君就通过一篇文章,分享一下为什么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保费差别会这么大?主要内容如下:
不同产品的价格差异,到底在哪?
关于保险公司,要明白这四个误区!
便宜的保险,会偷工减料吗?
以大家常用的手机为例,根据品牌、配置的不同,不同品牌的手机价格相差很大,买保险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中国目前虽然有近 200 家保险公司,但每家公司成立时间、人员结构、营销策略都有极大的不同,所以才导致了价格上的差异。
我们每年交的保费,主要是受如下因素构成:
我们交给保险公司的保费,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
1、纯保费
这部分是保险公司拿来理赔和投资使用的,主要包含 风险保费 和 储蓄保费 两个部分。
风险保费:专门用于赔付承保期间出现的理赔费用,虽然这部分费用无法具体确定,但却可以大致估算。
比如一个人未来一年内发生意外的概率很推测,但对于 1000 万个人一年内发生意外的次数,相对来讲是一个固定值。
储蓄保费:这部分是保险公司专门留出来,用来赚取投资收益的。
由于投资风格不同,不同公司的投资收益也会不一样,我们在《保险公司是如何盈利的?》一文中,搜集了过去几年保险行业的投资与收益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2、附加保费
附加保费主要是保险公司其它方面运营的成本。这就像开了一家超市,除去基本的进货成本,还有很多其他的开销要考虑。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需要考虑到场地的租金、员工的工资、电脑 IT 设备、巨额的广告投入、销售的佣金等。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要预留一部分的利润,具体留多少,和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有关,有的喜欢高举高打,有的喜欢薄利多销。
这就像给保险公司加上了一道道紧箍咒,保险公司作为社会的稳定剂,国家其实比我们更担心它的稳定性。
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发生过保险公司破产的事情。
常见误区 3:大公司产品才好,贵的就是好
在过去物质条件不发达的时候,很多人会有便宜没好货的印象,这和买电视、手机、卫生纸等日用品上基本是适用的。
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仍然用价格或者品牌衡量一款产品,是非常不理性的,我们看一下医疗行业的例子:
就医看病不能简单地说便宜的药就不好,贵的药就好,因为普通消费者根本没有辨别药品好坏的能力。
无论是便宜还是贵的药,其实只要解决我们的问题就好,药只是工具而已。
这在保险行业也同样适用,一家公司同时有十几款重疾险在销售,不同产品保障内容差异很大,盲目相信大公司的品牌,或者认为贵的就是好,这是非常不理性的。
这是同一家公司的两款产品,保费有接近20%的差异,实际上便宜的那款保障还更全面一些。
金融产品不能只买贵的,一定要知道自己买的什么,为什么贵,贵在哪里。只闭着眼睛买贵的,大概率会花冤枉钱。
常见误区 4:小公司理赔速度慢
保险理赔是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不少人有这样的顾虑,是不是那些没听过的公司,理赔会很慢?
其实这个大家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前段时间北京银保监局公布了一份保险公司理赔数据,深蓝君截取了部分内容:
根据北京的数据来看,无论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大公司,还是不常见到的幸福人寿、恒安标准等公司,在理赔的速度上整体差异不大。
现实是每天都有买了理财险的,生病住院申请理赔的,不少当事人,对自己买的是什么、保什么、不保什么都不清楚,理赔受阻就喊“保险是骗人的”.....
符合理赔要求,没有公司敢不赔,保险公司都是严格按照条款理赔,而且不同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也都在不断优化理赔体验。
现在社会大家普遍压力大,普通家庭留给买保险的预算并不多,到底是买一个牌子响的大公司产品,还是选一个性价比高的产品,不少人会陷入两难。
为了帮助大家,深蓝君带你详细分析下两者的优缺点:
情况 1:我看重公司品牌
一般来说选择这类品牌知名度高的公司,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
大品牌,容易建立信任感:很多公司每年都有几十亿的广告投放,选自己听过的公司,自然容易建立信任感。
分支机构多,相对方便:在后续理赔需要递交资料时,如果当地有业务网点,就可以直接去网点办理,可能比邮寄资料要方便一些。
但是看重品牌的缺点也比较明显:
产品挑选比较局限:普通人知道的品牌就那么几家,因此可以挑选的范围会很窄。
产品价格相对较高:由于在宣传以及运营方面成本较大,产品的定价上面也会比其它公司更高。
更离谱的是,很多人会盲目迷信品牌,买保险只挑公司不看产品,这是非常不理性的。就算是同一家公司,旗下也有几十款重疾险,不同产品之间差异很大,有的产品保障也很差。
情况 2:我看重产品性价比
中国有近 200 家保险公司,如果把视野放得更开一些,那么选择空间会极大。
很多公司都会推出性价比高的产品,如果放下保险公司品牌不看,其实有很大概率挑选到性价比高的产品。
以现在网上流行的消费型重疾险,就是最好的例子,相同的保额,在保障接近的情况下,其实可以节约很多保费。
如果再花一些心思,通过合理规划精打细算,就算家庭预算不足,也同样能获得一个比较好的保障。
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无论什么选择都没有对错,我们建议大家在挑选保险前,更多地注重看自身需求,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实际情况来定。
保险作为家庭生活保障的基石,消费者在挑选产品时,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切忌人与亦云。
建议大家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需求,才能选到合适自己的产品。
深蓝君在《不搞懂这 8 个问题,买多少保险都是白费》一文中,已经有深入的分析,相信可以帮助大家明确自己的需求。(在深蓝保回复:科学投保。即可见)
社会变化很快,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消费者的认知也需要不断升级,起码多学习了解一些保险知识总是没错的。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用,也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保险、社保相关的干货,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深蓝保”,在保险科普的路上,深蓝君会陪你一直走下去!
已经入行保险10年时间,商业保险在国家推广和个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目前国内涌现了数量众多的保险公司,其中人寿保险公司拍照最难获取,而人寿保险,因其较高的保险费、较长的缴费期、长达数十年的保险期、较低的退保现金价值以及繁多的理赔细则,成为目
#金融知识普及月#首先,如何管理家庭财富风险,根据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可以给家庭资产配置四大账户:1.要花的钱10%——1-6月生活费,工具:储蓄、货币基金、信用卡。2.保命的钱20%——专款专用,解决突发大额开支,工具:人寿保险、意外
最近发现有不少的朋友因为保险造成了时间损失和经济损失,缴费年限很长,花钱更是不计其数,但是真正出险的时候,却发现居然只赔一点点,保险居然连一点保障都没有,大呼:保险都是骗人的,又上当了!其实造成这样的结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信息不透明,
来源:曲靖日报-掌上曲靖一、保险常识(一)保险定义: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刚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各地对保险予以高度关注,《中国银行保险报》梳理发现,主要聚焦在五大领域。关键词一: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今年地方两会上频繁提及的保险热词。在我国,养老保险分为
如果你没事也喜欢研究广告与设计,会发现把数字用在海报、文案或标题中,能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让人印象深刻。关于数字在广告中的应用,还要提到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国外有位广告大师,一生擅长用数字做标题做各类广告,有个年轻人慕名前往学习。年轻人道明来
(报告出品方/作者:开源证券,高超)1、 健康险保费超 8000 亿元,件均赔付存在提升空间1.1、 健康险规模已超 8000 亿元,占比人身险达 22%健康险规模 2020 年已达 8173 亿元,占比人身险逐年提升。2020 年我国人身
张乃丹事件热度居高不下,让大家不禁想问。好好的保险行业,怎么口碑竟然这么差。四个字概括:不务正业。某安人寿2020年全年保费收入4760.87亿元,全年赔付总金额353亿元,占保费收入的7.39%;某寿2020年全年保费收入6129亿元,全
(报告出品方/作者:开源证券,高超)1、 深度拆解:资负两端承压拖累股价表现1.1、 PEV 估值体系下,EV 假设与增长承压拖累股价复盘:我 们认为,保险股表现疲软的主要原因为:(1)负债端受行业长期内在供给结构性问题拖累、短期外部疫情以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老盈盈 在近期的A股市场上,保险股的走势相当“亮眼”:在过去的七个交易日中,板块涨幅高达11%左右。其中,中国人寿A股(601628.SH)同期涨幅逾20%,其它板块内个股也有较显著涨幅。在保险股集体“躁动”的背后,是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