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险企前11月保费收入2.3万亿:寿险仍低迷,车险回暖

时间:2022-09-11 20:03:46 | 浏览:508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2021年即将接近尾声,五大上市险企前11个月的保费收入情况也悉数披露。今年前11个月,中国人保(601319.SH,1339.HK)、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中国平安(601318.SH,231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2021年即将接近尾声,五大上市险企前11个月的保费收入情况也悉数披露。

今年前11个月,中国人保(601319.SH,1339.HK)、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中国太保(601601.SH,2601.HK)、新华保险(601336.SH,1336.HK)5家上市险企合计实现保费2.31万亿元,同比微降0.62%。

从整体保费收入来看,除了中国平安保费收入同比下降5.22%外,其余上市险企保费增速均实现了正增长。不过,中国平安仍以超6900亿元的总保费收入稳居各家上市险企之首。

今年前11月,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5311.89亿元、5934亿元、3413.59亿元、1551.13亿元,同比增长2.17%、1.23%、0.81%、1.67%。

分业务而言,寿险业务仍然整体承压。今年前11个月,平安人寿、太保寿险等保费收入仍为负增长。单以单月保费计,5家上市险企寿险单月保费恢复正增长,为1.1%。其中,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仍保持了正增长,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为负增长。

中国人保披露的数据显示,人保寿险长险寿险保费达429.55亿元,同比增长3.5%,主要依靠趸交业务拉动,趸交保费增速达11.2%。人保健康97.86亿元长期险寿险保费中,趸交保费为52.15亿元,同比增长31.3%,期交首年保费为45.71亿元,同比下降36%。中国平安未再披露相关保费明细情况,开源证券分析师高超在研报中指出,考虑到11月寿险保费同比降至-7.4%(10月-6.4%),预计新单或依旧承压。

东吴证券胡翔、朱洁羽发布的研报认为,考虑到消费整体低迷,压制保险需求;普惠保险快速普及对商业保险的持续挤出;代理人队伍脱落严重,渠道转型缓慢,叠加监管愈发严格;寿险产品供需严重错配等因素,短期内保费增长动能有限。

国泰君安证券刘欣琦、谢雨晟发布的研报称,得益于2022年开门红延后以及2021年全年冲刺影响,2021年1-11月上市险企寿险保费小幅改善。新单方面,供需错配影响下渠道影响力减弱,短期渠道产能提升不抵人力规模下滑,预计高价值业务的新单压力仍然将延续较长时间,短期新单增长主要由低价值储蓄、趸交等业务带来,价值贡献水平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在寿险人力规模持续下降之时,今年11月,银保监会向各保险公司下发《人身保险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在规范人身保险销售活动。这一办法在短期内也将对寿险公司的营销员招募和留存造成一定压力。

而在财险方面,各家险企披露的数据显现了一些“回暖迹象”。今年1-11月,人保财险、太保产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分别为1.6%、3%,平安产险保费增速为-7.3%。但从11月单月来看,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平安财险3家公司的保费收入均为正增长,增速分别为13.4%、4.6%、4.4%。

与此同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也在近期正式发布了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被业界认为是给车险行业带来的一大利好。由于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之间的特性差别较大,使得现有的新能源车保险赔付率较高。有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目前新能源车在车险行业的赔付率远超150%,赔付压力较大。而专属条款的落地,则有望改善这一情况。

“在综改以及近期推出的新能源车新规影响下,车险未来的承保盈利空间将有所收窄,其中龙头险企得益于费率优势(规模效应带来的固定费用优势以及直控直销渠道占比高带来的低手续费优势)预计仍然能够实现承保盈利,而部分中小保险公司可能面临较大幅度的承保亏损而不得不退出车险市场,从而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龙头保费增速更快。”国泰君安证券刘欣琦、谢雨晟在研报中如此表示。

东吴证券胡翔、朱洁羽发布的研报称,车险综改一年后,保费收入同比增长情况已获明显改善,而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的实行或将再次压低基准保费;相应措施将在中长期进一步强化规模集中效应,龙头险企有望凭借其在费率、渠道、数据、品牌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强化竞争壁垒,持续跑赢市场。

可见的是,车险综改之下,不少观点提及头部险企的优势有望进一步得到强化。开源证券分析师高超发布的研报指出,财险板块低基数效应下同比有所改善,预计头部险企车险增速仍领先行业。

责任编辑:郑景昕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施鋆

相关资讯

一文教你看懂,寿险怎么买

已经是12月了,没想到眨眼间魔幻的2020年就要过完了。年底,意味着各项KPI要进入冲刺阶段,业绩达标的,想着怎么完成明年的业绩,比如说信泰。而业绩没达标的,则想着怎么再去冲一冲,比如说昆仑健康。有个必须要说的好消息是——昆仑健康的核保放宽

不同年龄买增额终身寿险攻略,给你玩明白了

于消费者而言,用增额终身寿险作为未来资金规划,肯定希望回报越高越好。可是,经济大环境不允许特立独行的存在,不然容易引起失衡。现在监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们看好的那两款高收益的增额终身寿险将在5月底迎来停售,如果想要占这两款产品的便宜,那就赶

盈利难度增大,寿险行业应如何调整?

文|宋文娟编辑|杨芮 张威 袁满随着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亮相,各家非上市保险公司已经交出了上半年的答卷,从数据来看,整体表现欠佳。从61家已披露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公司来看,有17家寿险公司上半年的保险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其中表现最佳的是

五大险企上半年共赚1220亿元降15%,寿险人力持续下滑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五家A股上市险企已悉数披露2022年半年报。8月30日,据澎湃新闻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人保(601319.SH,1339.HK)、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

寿险怎么买最划算?市面上最火的寿险盘点,还在花冤枉钱?

寿险,是家庭经济支柱必备之保险。它保死亡和全残。不管残了,还是意外身故,或是疾病身故,都能赔一大笔钱。这笔钱,买的人用不上,但会留给家人,以保障他们正常稳定的生活。01买寿险,聪明人都怎么挑?▿经常有朋友:身体有点异常,重疾险买不了,然后能

把握寿险改革四个机会

从短期盈利指标来看,上市险企2021年寿险业务净利润大多实现了正增长。但从长期盈利指标新业务价值来看,各上市险企寿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全面大幅下跌,下滑幅度在25%左右。新业务价值代表着未来利润,说明各公司的未来利润水平可能继续下滑,这意味着

保险行业深度报告:寿险转型方向清晰,态度、经验决定进展

(报告出品方/作者:开源证券,高超)1、 深度拆解:资负两端承压拖累股价表现1.1、 PEV 估值体系下,EV 假设与增长承压拖累股价复盘:我 们认为,保险股表现疲软的主要原因为:(1)负债端受行业长期内在供给结构性问题拖累、短期外部疫情以

定期寿险需要买吗?你需要知道这6个真相!

在国内有一类非常小众的保险,这种保险懂行的人都在买,不懂的就算求他也没用,它就是定期寿险。受制于传统观念等原因,目前定期寿险在国内还很不受重视,但深蓝君有必要提一下,定期寿险是我最喜欢的那类保险。今天就通过一篇文章,全方位来拆解 “寿险”,

“保障+服务”,国寿寿险全方位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我国正逐步构建起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其他多种形式保险保障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02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进一步明确基本医保“保基本”的定

国寿寿险半年报公布:保费收入超4399亿元 10年期及以上长险保费比重提升

8月25日晚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实现总保费4399.69亿元,同比基本保持稳定。新单保费为1393.58亿元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康佳电视评测网张晋影迷网美容整形网会展活动网香港旅游网塔巴塔运动网奥斯陆旅游网庐山旅游攻略满江红电影影评网唐诗宋词网莆田头条新闻网靳东影迷网黄明昊歌迷网三亚婚纱摄影网全脑开发教育网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人的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资讯网 jiechunqiu.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