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险企一季度保费收入超万亿,财险保费增速3月普遍放缓

时间:2022-09-11 20:05:30 | 浏览:948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五家A股上市险企一季度保费数据出炉。2022年1-3月,中国人保(601319.SH,1339.HK)、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中国太保(60160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五家A股上市险企一季度保费数据出炉。

2022年1-3月,中国人保(601319.SH,1339.HK)、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中国太保(601601.SH,2601.HK)、新华保险(601336.SH,1336.HK)5家公司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074.74亿元,同比增长3.52%。

具体到各家险企来看,今年一季度依然呈现了“四增一降”格局,即除了中国人寿之外,各家险企保费均为正增长。也正如中国人寿总裁苏恒轩在该公司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面临的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的态势并没有好转,这影响了整个保险业的发展,尤其是以传统销售模式为主的寿险业的发展。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过程,新旧动能的转换,新的动能尚在培育,这个转换也需要一段时间。

据澎湃新闻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23.75亿元、3150亿元、2464.77亿元、1487.32亿元、648.90亿元,同比增长14.24%、-2.75%、1.11%、7.23%、2.36%。

从一季度数据可看出,财产险业务表现较为抢眼,各财险公司一季度保费收入均实现了同比两位数的增长。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今年一季度保费收入分别为1521.39亿元、730.18亿元、492.82亿元,同比增长12.2%、10.34%、13.8%。

但各财险公司在3月份的保费增速较此前两个月均有所放缓。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3月份保费增速分别为10.15%、9.18%、10.88%,与2月份的单月增幅13.39%、17.64%、22.53%相比均滑落明显。

人保财险数据显示,该公司今年一季度车险和非车业务保费均实现较好增长。其中,车险业务保费637.82亿元,同比增长10.9%,连续六个月实现增长。不过,从单月表现看,人保财险3月份的车险保费收入为221.95亿元,同比增长4.6%,与此前1月、2月10%以上的增速相比,降幅明显。

招商证券研报认为,3月份车险保费增速边际回落的核心原因在于疫情的冲击,3月份全国多地疫情散发,其中上海、广东、吉林、湖南、天津等地均出现较大规模疫情,对各项经济活动产生了影响,一方面疫情散发使得多地汽车经销商暂停营业导致新车销售下滑,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对车主续保以及营销员展业均受到影响,导致3月车险新保业务下滑以及客户续保和转保保费均受到影响,预计该影响为短期因素,后续疫情好转之后保费增速将恢复。

在非车方面,人保财险信用保证险业务依旧保持了高速增长,同比增长203.7%;意健险、农险、责任险等业务保费增速均超10%。中国人保在2021年业绩报告中曾指出,该公司融资性信用保证险业务风险得到有效化解,2021年实现追偿收入25.96亿元,融资性信用保证险业务扭亏为盈,非融资性信用保证险业务继续保持较好的承保盈利水平。

平安产险今年一季度实现车险保费收入470.83亿元,同比增长10.42%;非车业务以及意健险保费收入259.35亿元,同比增长10.19%。

天风证券认为,在财险方面,预计2022年将迎来行业竞争格局大幅改善的一年,综改后中小公司价格优势收敛,持续亏损下或将逐步退出车险业务,龙头财险凭借对车险产业链的深度把控,及数据、定价、服务等优势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就寿险板块而言,今年一季度,人保寿险保费收入597.5亿元,同比增长17.9%,保费增速依然领跑于各家寿险公司。但从收入结构看,人保寿险的保费增长还是主要依靠趸交拉动,其中长险首年趸交保费在一季度同比增长125.4%,长险首年期交保费、期交续期保费、短期险保费等均为负增长。

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今年一季度保费收入也保持了正增长,平安人寿及健康险、中国人寿保费收入增速为负。但就3月单月看,太保寿险以超10%的保费增速领跑,中国人寿则保费收入由负转正,平安也有回暖迹象,新华保险则保费下滑明显。

中信建投分析师赵然发布的研报称,太保寿险3月份保费预计主要为续期正增长拉动、而新单及新业务价值仍承压,新华保险主要系去年3月冲击规模、导致基数较高。平安3月保费增速有所好转,预计首年保费已实现正增长。产品结构未出现较大变化,叠加对人均产能提升以及银保渠道规模与价值双升的判断,预计3月单月新业务价值已实现正增长。预计中国人寿3月首年保费与新业务价值实现正增长。

赵然认为,整体来看,增额终身寿成为行业产品“新宠”,价值率预计40%左右,将提振各家公司的新业务价值与首年保费水平。同时,随着开门红的逐步结束,重疾、长期医疗等保障产品成为各家公司的主力产品陆续推进市场。在前期人力结构调整基本到位后,伴随增员高峰期的来临,行业二季度有望迎来首年保费的正增长态势。

责任编辑:郑景昕 图片编辑:沈轲

相关资讯

太保上半年保费增速创三年新高,寿险新业务价值仍承压

正在经历寿险转型的中国太保交出了其上半年的转型成绩单。28日,中国太保发布的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集团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0%,增速创近三年新高。但其寿险转型效果仍待进一步显现,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超四成。同时,由于投资拖累及折现率

国寿寿险半年报公布:保费收入超4399亿元 10年期及以上长险保费比重提升

8月25日晚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实现总保费4399.69亿元,同比基本保持稳定。新单保费为1393.58亿元

120万一针“神药”掀保险热:保费低至4.9元就能抗癌无忧?

“保险兜底,为天价抗癌神药埋单”“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虽好,高昂的费用也劝退了众多患者”……随着120万一针的抗癌药刷屏,保险公司开始推销起相关保险。CAR-T细胞免疫疗法保险火了!一位资深保险代理人王猛(化名)对新京报

全部实现正增长!五大上市险企前七月共揽保费1.75万亿元同比增4.3%

记者 | 吕文琦编辑 | 近日,五家A股上市险企交出今年前七月成绩单,共揽保费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29%。在保费规模上,五大上市险企打破前几月“四升一降”的格局,全部实现正增长。截至7月31日,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

5月上市险企保费榜 | 九大险企前五月总保费增长3.74%,保费增速呈回暖迹象

每经记者:涂颖浩 每经编辑:廖丹保费数据是保险股走势领先指标。近期,九家上市险企(含上市公司旗下保险公司,下同)2022年1-5月保费收入均已出炉。2022年1-5月,九家上市险企或旗下保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4903.03亿元,同比增长

月度保费观察(7月)|共揽保费1.75万亿,A股五大上市险企实现全员正增长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 郑嘉意 北京报道近日,A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披露了2022年前7月保费数据。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前7月,A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接近1.7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9%。从收入规模看,中国平安、中国人

五大上市险企前7个月保费收入约1.75万亿元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赵方圆)近日,上市险企7月保费收入陆续出炉。记者梳理发现,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五大上市险企前7个月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约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29%。值得注意的是,1~7月,五大

解码上市险企半年报 |“风头”盖过个险!银保渠道保费全体涨涨涨

与个险渠道承压不同的是,A股五大上市险企的寿险板块银保渠道齐刷刷迎来正增长。随着五家上市险企年中成绩单陆续“放榜”,各家险企寿险板块发力的方向逐渐清晰。8月31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寿险板块银保渠道增速亮眼,中国人

隔离也能“躺赚”?保费9块9,日赔上百元的新冠隔离险值得买吗

“只要9.9块,新冠隔离一天发150(元)?”随着多地出现散发新冠病例,新冠隔离险也成了不少社交平台“种草帖”的推广产品。所谓“新冠隔离险”即指部分保险公司推出的新型特色保险,投保人若在保期内因为新冠疫情而被隔离,则可在隔离期内享受津贴补助

回首寿险20年 谁来拯救保费困局?

疫情是瓶卸妆水。金融业或许永远难以摆脱渠道为王的现实,保险更是如此。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得保险措手不及。严峻依赖线下渠道的寿险行业更是苦不堪言,寄予厚望的“开门红”黯然落幕。纵然疫情对保费负增长的影响是暂时的,但也集中暴露了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澳洲进口奶粉代购今日佳木斯石油期货行情网宁德新闻资讯网衡阳新闻头条网交友征婚信息网杭州旅游网北方稀土A股贵港新闻头条网嘉兴新闻头条网韶关新闻资讯网岳阳新闻头条网三明今日新闻网天天基金行情网西双版纳旅游网中华家谱族谱网蛇宝宝取名字大全保龄球初学网玉溪新闻头条网飞盘运动俱乐部鸡尾酒品牌网防城港新闻资讯网今日淮南河北旅游网今日蚌埠国债可转债行情网吴姓名人取名网民谣吉他网念念相忘电影网今日烟台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人的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资讯网 jiechunqiu.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