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保费观察(7月)|共揽保费1.75万亿,A股五大上市险企实现全员正增长

时间:2022-09-11 20:10:04 | 浏览:1898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 郑嘉意 北京报道近日,A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披露了2022年前7月保费数据。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前7月,A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接近1.7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9%。从收入规模看,中国平安、中国人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 郑嘉意 北京报道

近日,A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披露了2022年前7月保费数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前7月,A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接近1.7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9%。

从收入规模看,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三家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均超4千亿,其中,中国平安保费规模最大,达4861.99亿元,其余两家分别为4696亿元及4160.33亿元;从收入增速看,中国人保增速持续领跑行业,为10.81%,中国太保次之,达8.02%,行业整体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4.29%。

财险方面,受车险综改深化及非车险业务增长推动,“老三家”( 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险)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0.59%,总计5836.88亿元,其中太保产险及平安产险增速均突破10%,分别为12.1%及10.91%。

寿险方面,代理人转型仍在持续,新业务价值同比承压,五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旗下寿险子公司共揽保费收入11113.09亿元,同比微增1.05%,五家公司收入呈现“四升一降”,仅平安人寿保费规模不及去年同期,微降2.5%。

国泰君安首席分析师刘欣琦指出,财险方面,得益于7月单月汽车消费政策的利好带动及政策性农险快速增长,7月财险公司车险及非车险保费收入均有增长,预计行业综合成本率持续改善;寿险方面,增额终身寿同步拉动个险和银保新单,保费边际改善,但受7月末季度考核清虚影响,预计上市险企代理人规模仍有一定程度下降。

财险“老三家”增速达10.59%

前7月,A股五家上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均有提高,共揽保费17486.56亿元,同比增长4.29%。

保费规模上,中国平安保费收入数月来首超中国人寿,成为业内第一,共揽保费4861.99亿元,同比增长1.81%;中国人寿紧随其后,达4696亿元,同比微增0.15%。增速方面,中国人保持续领跑行业,较去年同期增加10.81%,实现保费收入4160.33亿元;其余中国太保、新华人寿两家公司保费收入分别为2646.22亿元及1122.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02%及2.06%。

(图片信息:A股五家上市保险公司2022年前7月保费收入;单位:亿元)

具体业务方面,各家上市保险公司旗下财险子公司对总保费收入均有较大贡献,平安产险及太保产险两家公司保费增速均高于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相应数值。统计数据显示,“老三家”中,平安产险及太保产险增速均维持在2位数,分别为10.91%及12.1%,保费收入1708.12亿元及1050.27亿元。

而作为财险业“龙头”的人保财险保费增速虽略低于其余两家公司,但前7月保费规模达3078.49亿元,占“老三家”整体收入52.74%;同时保费增速也接近10%,为9.92%,较前6月的9.87%再有增长。

(图片信息:财险“老三家” 2022年前7月保费收入;单位:亿元)

刘欣琦指出,车险综改下,财险业龙头保险公司马太效应依旧明显。7月财险业保费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疫情复苏后新车销售涨幅超20%,拉动车险业务增长。“未来,基于7月全国疫情防控仍然较严车辆出行一定程度上受限、2021年同期郑州水灾导致赔付率高基数等原因,未来财险公司综合赔付率有望持续改善。”

事实上,在车险综改接近两年后,各财险公司在车险产品的保障范围、服务质量及保费价格方面均有长足提升,在让利消费者的同时也通过优化产品、创新设计等方式实现了保费收入增长。

8月12日,据银保监会披露,2021年保险行业持续推进惠民政策落地见效,交强险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机动车数量达到3.23亿辆,全年共为消费者增加保额21万亿,增加赔款90亿元。此外,2021年交强险承保机动车数量增加7.3%,整体保额提升48.8%,立案件数提高20.9%,赔付成本增长27.4%。

上述变化同样体现在“老三家”的保费收入中。数据显示,前6月,“老三家”车险相关收入较去年同期均有增长。其中,人保财险车险业务规模领先行业,达1288.08亿元,同比增长6.7%;平安产险次之,车险业务收入955.02亿元,同比增长7.29%;太保产险保费收入481.69亿元,同比增加7.9%。

除车险收入外,“老三家”的意健险、农险、责任险等非车险业务收入在2022年上半年同样实现高速增长。

以“老三家”中唯一披露具体数据的人保财险为例。数据显示,前7月,人保财险的意外伤害及健康险业务、农险业务及信用保证险业务均实现10%以上涨幅,增速分别为14.3%、23.90%及132.8%。同时,在人保财险披露的各项非车险业务中,仅有其他险种一项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其余均实现正增长。

(图片信息:人保财险 2022年前7月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单位:亿元)

华创证券分析师徐康指出,中国人保的非车险维持高速增长,公司核保趋严主动压降盈利较差业务,全年综合成本率有望大幅改善,实现承保盈利。“1-7月非车险保费及7月单月非车险保费增长态势均持续向好。后续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深化,预计非车险业务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人保寿险增速达11.36%

寿险方面,五家上市保险公司寿险子公司业绩稍有回温,由前6月的“三升两降”转为“四升一降”,共揽保费11113.09亿元,同比增长10.5%。

其中,五家上市保险公司寿险子公司中,仅平安人寿一家保费规模不及去年同期,减少2.5%。其余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人寿及人保寿险均实现正增长,保费规模分别为4696亿元、1595.95亿元、1122.02亿元及759.51亿元。

(图片信息:A股五家上市保险公司寿险子公司2022年前7月保费收入;单位:亿元)

在财险业务方面持续领先的中国人保在寿险方面亦有突破。数据显示,人保寿险前7月保费增速为五家上市保险公司旗下寿险子公司之最,突破10%,达11.36%。其长险首年保费收入达377.19亿元,同比增长29.3%,趸交保费收入226.29亿元,同比增长64%。

(图片信息:人保寿险2022年前7月保费收入;单位:亿元)

不止上述公司,数据显示,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旗下的健康险子公司同样业绩良好。其中,平安健康前7月保费收入85.24亿元,同比增长20.67%,人保健康收入322.33亿元,同比增长18.6%。

(图片信息:平安健康、人保健康2022年前7月保费收入;单位:亿元)

具体而言,人保健康长险首年保费、趸交保费、期交续期保费及短期险保费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增速分别为5.8%、35.4%、13.7%及32.1%。海通国际证券分析师孙婷在研报中指出,自今年3月以来,寿险新单保费已显著改善,中长期仍看好康养产业发展;目前资本市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2.8%左右,如果未来经济预期向好、长端利率持续上行,资产端压力有望缓解。

而徐康和刘欣琦则表示,目前寿险保费边际呈现改善态势,但寿险转型过程中,代理人清虚或将持续,部分险企人力下半年仍将进一步下行。“受7月末季度考核清虚影响,上市险企代理人规模仍有一定程度下降。但考虑到各家公司为维持人力金字塔体系的整体稳定预计一定程度上放松增员和考核强度,人力下滑程度边际收窄。”刘欣琦在研报中指出。

未来,在传统代理人渠道“清虚”持续下,寿险公司或将通过银行、邮政、互联网等渠道销售业务,寻找新单突破口。如太保寿险公示的前6月保费收入明细中,代理人渠道保费规模为1176.86亿元,同比减少7.5%,新保业务减少34.7%;同时,其他渠道销售业务规模增速明显,达200.9亿元,同比增长383.6%。

此外,刘欣琦指出,客户财富管理需求阶段性减弱也可能对寿险公司全年的新业务价值造成冲击。“当前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仍为寿险新单增长的主要来源,但受制于竞品金融产品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保险储蓄险的需求、保险公司费用投入的可持续性有限,以及下半年大部分代理人通过蓄客、养客等模式储备年末开门红,预计财富管理类产品快速增长的可持续性较弱。”

(统筹:马春园)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资讯

交保费的时间和期限有什么讲究?

在买保险这个问题上,交保费的时间也是被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那么,在选好了一款保险产品之后,什么时候交保费是最好的,利益最大化的呢?不同时间交保费又会有什么影响呢?针对这个问题,有个脑洞大开的“答案”:我们的投保、签约、交费时间,不是在庆祝生

动静相宜凌云之道,2023款星途凌云郑州上市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介明钢以实力见全能,以动静探天地。9月25日,“动静皆宜 凌云之道” 2023款星途凌云上市发布会 郑州站在郑州香堤湾露营地圆满举行。2023款星途凌云在承袭原有“高性能、高安全、高质感”产品价值的基础上,携28项升级

中通为何选择“在美上市”?

公司观察华尔街凭借其灵活的制度对全球企业产生了强大吸引力,一大批不能在A股上市的中国企业得以进入资本市场。10月26日,中国快递企业中通快递宣布,通过IPO融资14亿美元,成为美国市场上今年内迄今最大规模的IPO。遗憾的是,中通在纽交所上市

大盘跌破3000点!近4000只A股下跌,茅台创7个月最大跌幅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玉尧)时隔5个多月,A股大盘再度回到3000点以下。10月10日下午收盘,上证指数报收2974.15点,下跌1.66%;深证成指下跌2.38%;创业板指下跌2.30%;沪深京三市3996只个股飘绿,422只个

郎酒上市终止,汪俊林的反应是“专心卖酒”?

郎酒终止IPO后,汪俊林远赴深圳做市场。文 | 卖酒狼团队编 | 余小梅4月28日,郎酒主动申请终止IPO,第三次上市再次搁浅。这本应该是一件大事,即便不是行业大事,也是郎酒自己的大事。可是,郎酒方面似乎早就预料到了结局,对外没有半点的波澜

郎酒发布2021年成绩单上市进程持续推进中

本报记者 舒娅疆图为郎酒酱香产品企业内控准则发布会现场,舒娅疆/摄3月28日,“郎酒酱香产品企业内控准则”发布会在四川举行,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在会上透露,2021年,郎酒销售回款超过150亿元,预计2022年新生产酱香白酒4.5万吨左右,

提价200元,红西凤上市一周年持续布局高端市场

新京报讯(见习记者 赵方园)8月31日,以“凤鸣潇湘·红动中国”为主题的2020红西凤上市周年庆典在长沙举行。新京报记者从“2020红西凤上市周年庆典”上获悉,自9月1日起,红西凤终端零售价将上调200元/瓶,并打造零售价超3000元以及万

“一世传奇”上市,青岛啤酒再度引领高端化热潮

撰文/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张可心编辑/ 陈芳“青岛——一座不努力喝beer,就没有朋友的城市。”在啤酒之都青岛,随处可见这一宣传标语。据青岛本地居民介绍,“无论春夏秋冬,当地人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下班后与啤酒相约,要么三五结伴,尽情畅饮,要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并对公告中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承担责任。特别提示:1、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本次解除限售股的数量为51,640,23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855

解读|成都重点培育15家上市企业通威凭何排名第一?

近日,成都市经信局发布“2021年成都市重点产业上市龙头企业”名单,通威股份、极米科技、硅宝科技、苑东生物等15家企业在列,不难发现,脱颖而出的企业都是各自行业的“风向标”和“压舱石”。一直以来,成都接连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挖掘“科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康佳冰箱评测网夏令营资讯官网普法网漯河新闻头条网谷歌搜索百度推广网睫毛膏品牌网洞庭碧螺春官网马耳他旅游网琥珀蜜蜡网防晒霜品牌网克徕帝钻戒佛山照明灯饰网皮革人才网大理石石材网今日东营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人的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资讯网 jiechunqiu.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