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药费”变“保费”,“花式”业务遭叫停,保险公司在焦虑什么?

时间:2022-09-11 20:12:57 | 浏览:2314

撰文 / 倪萍编辑 / 孙月一种承保确定风险的“类保险”业务在近期遭到监管叫停。这份由银保监会财险部下发的通报指出,部分财险公司的短期健康险业务出现了问题。具体操作为,在与拥有互联网医院、健康科技、保险经纪关联公司的相关业务合作中,保险公司

撰文 / 倪萍

编辑 / 孙月

一种承保确定风险的“类保险”业务在近期遭到监管叫停。

这份由银保监会财险部下发的通报指出,部分财险公司的短期健康险业务出现了问题。具体操作为,在与拥有互联网医院、健康科技、保险经纪关联公司的相关业务合作中,保险公司使用对特定药品团体医疗保险的方式,承保客户因确诊疾病产生的后期药品医疗费用。

“这项业务实际上是卖药,本质上已经和保险没有关系了。”兼具保险、药品背景的方婷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通过嵌套一个保险壳子,药企可以给出折扣,推动药品销售。”

据了解,行业内的第三方公司、财险公司等相关机构正在进行风险自查。根据监管要求,8月19日前,这些机构需要将自查整改报告报送至银保监会或各属地监管部门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药企、第三方健康管理机构、财险公司都朝着“做大保费规模”而努力,但背后则境况各异——药企有着推广新药、触达更多患者人群的目的,而第三方健康机构、财险公司则面临着不赚钱、乃至亏损的尴尬境地。

场景隐蔽的“通道”业务

据悉,这款所谓的“保险”业务通常面向带病体人群,以针对特药、新药、贵价药等不常见药品为主,这也导致业务的发生和使用场景都较为隐蔽。


图/视觉中国


方婷向《财经天下》周刊介绍了这样一种场景:一位糖尿病人走进特药药房取药,药师邀请他加入一个小组,病人加入后,输入了药师提供的推荐码,药师结算推广费,病人就可以享受到药费折扣。比如,1万元的药品中,在药师给出的折扣下,病人实际上以9000元买下所需药品。

其中,9000元的药费其实就是折扣抵消后的“保费”。“对于患者而言,他就是觉得,我花了9000元的钱买到了1万元的药物。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买了‘保险’。”方婷称,整个流程中,药师会对病人及其病例进行严格筛选,因此,一般人群难以接触到上述场景中。

而“让利”的部分,则是药企给到患者的折扣,以及一些综合运营成本费用等。“受限于医药行业自身合规要求,药品企业很难直接给到患者价格优惠,以这样的‘保险’壳子嵌套进来,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人群来推广药品,可以给出的折扣通常在5%~12%之间。”方婷谈到。

不过,可以看出,由于“客户”已经确诊,赔付费用明确、承保的疾病明确,使用频次确定,这款“保险”产品已经异化了保险业务,违背了射幸原则等保险基本的原理。

镁信健康产品创新中心总经理蔡卓也曾撰文表示,这类“带病体药品保险”直接对已病患者的药费进行补偿的保险,通常由药企出资,通过第三方平台运作,为购买该药企药品的患者向保司投保,通过保险对药费的补偿,实现定向药品补贴,第三方平台按补贴的比例收取费用。

通报中也揭示了该类产品设置上的“机关”,与正常保险业务不同,其将等待期设置为0天,将保险责任终止条件设置为给付一次性等方式,保费收入与药品价格相近,从收取保费到支付赔款间隔时间较短等。这也意味着,每承保一单,财险公司会产生一部分亏损缺口。

方婷表示,这些产品多以“药品费用补偿保险”的名目来备案,各个保险公司的产品名称又有不同。团险是产品的主要类型。

目前,监管要求,财险公司及时排查短期健康险业务,不得开展任何类似的、不符合保险原理的短期健康险业务。在8月19日前,将自查整改报告报送至相关监管部门。

保费规模压力下的选择

通报中称,上述业务中,财险公司风险管控缺失,前端承保和后端理赔等核心环节均由相关机构掌握,保险公司不掌握自主定价权,也未实质参与风险管理,无法体现保险经营管理风险的基本功能作用。

方婷透露,在实际运营中,财险公司在这项业务上的亏损为“几个点”,实际亏损多为运营成本。从某种程度上看,财险公司的承保风险是确定的。不过,一旦业务规模越来越大,亏损额度增加,也就会损害到险企的偿付能力水平,进而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其他业务带来潜在风险,“监管叫停该业务,也是出于对险企和行业的保护考虑。”

据了解,在大约两年的实际运营中,开展这项业务的多以中小财险公司为主,人保财险也曾有所参与,但在此前已经退出了相关项目。

既然业务并不能带来收益,甚至会产生亏损,但这项业务却在保险行业中普遍存在。“一些财险公司是主动要求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态度也比较积极。”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认为,开展两年来,整个“药转保”的保费规模约在100亿元到200亿元之间。


图/视觉中国


反差之下,不难理解中小财险公司的经营苦衷。业内人士多表示,财险公司的承保此类业务,是为了保持一定的保费规模。自2020年车险综改以来,财险行业分化趋势加大。竞争力较弱的中小公司面临较大的经营挑战。

据媒体统计的2021年年报信息,82家财险机构中,保费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机构仅13家,26家机构保费收入不足10亿元,保费收入最低的仅为1400万元。利润方面,财险“老三家”合计实现净利润460.69亿元,赚走行业近九成利润。

而随着偿二代二期规则的落地,今年一季度末,七成的财险公司出现了偿付能力指标下滑的现象,资本补充压力加大。

行业调整的过程中,非车业务也早已成为业务转型的探索方向。短期健康险是其中之一。根据接近财险业人士分析,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健康险业务备受关注,那些难以承保到稳定的农险、工程险等项目的中小险企,也会转向对于短期健康险的尝试。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财险公司的短期健康险保费收入达1156亿元,同比增长15.4%。赔付水平也高于人身险公司。

不过,该人士也表示,在这项业务的合作中,财险公司的确较为被动,目前行业内公司都在自查相关业务,梳理与第三方机构的风控模型等数据信息。各方正处于沟通中。

如何讲好“医药险”融合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健康管理机构作为整个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也会因此受到此次“药转保”叫停的波及。

近年来,在健康险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第三方健康管理机构。这些企业主要为保险公司提供健康管理及服务、链接药企及药品管理等。监管叫停上述“药转保”业务后,第三方健康管理机构的营收规模也会产生波动。一位接近健康管理机构的人士指出,药联健康等具有医药背景公司的业务收入或会受到一定影响。赵衡分析,这或会冲击部分企业50%以上的收入。

方婷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药转保”通常也并不为上述公司带来较多收益。一般而言,“在中间运营的平台公司也要付出精力找到成熟的患者,最终的营收可能是保持在不赚也不亏的水平线上。”


图/视觉中国


“他们是希望未来能够从药企获得更多的钱,随着平台公司用这种方式卖出更多的药,它与药企合作的业务规模也会不断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过去两年中,凭借着“医药险”融合发展的故事蓝图,以圆心科技、思派健康等为代表的公司纷纷谋求上市。行业内也融资不断。但从其业务构成来看,卖药业务依然是此类公司的营收重心。

“不赚钱也要做,也是为了做大规模,不断能讲好这个故事,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方婷指出。“医药与保险匹配的分歧在于,医药公司的创新药投入成本巨大,复制品的替代较快,需要较快时间获得现金流。但保险本身是以长期的时间价值来进行风险保障。”

“根本的矛盾点是,一个是需要长期等待的,但另一个是不能等的。”方婷说。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则补充称,把保险变成一种“通道”的“医药险”融合并不是真正的融合,也并不是真正的保险。而是一种畸形发展的产物。保险业务仍然要回归到“保险姓保”的本源中。从目前来看,类似的“医药+保险”探索也还需要进一步磨合。

(文中方婷为化名)

相关资讯

千万别再乱买保险了,保险公司不会告诉你,最有用的保险是这四种

买保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买对了有保障,买错了不仅没有保障连保费也白花了。学姐收到最多的问题无非就是该怎么买保险,那学姐今天就来说一说普通人买保险这件事。一、普通人该怎么买保险?1、普通人面临什么人身风险?在解决买什么保险之前,我们应该先来

保险公司为什么不“保险”

作者:赵志疆近日,江苏常州的李先生向某质量报告投诉平台反映,他2021年7月23日在太平洋保险公司购买车险,事后发现保单上的车架号与他的车架号不符,疑为当时工作人员录入错误。李先生要求保险公司修改信息,对方称修改车架号需额外支付7000余元

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和改革力度加大 2021年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增至7.8%

记者从保险行业协会获悉: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出台了一系列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稳步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2012年到2021年,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从3.5%增长到7.8%。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外资保险

保险公司不会告诉你,真正有用的保险就这四种

听我一句劝,收入再高也不要轻易买保险。做科普这些年来,零零散散也看了上万个家庭的保险单,终于理解为什么大家都说保险是骗人的。因为至少90%的人,买的保险都没啥用,不仅价格贵,保障差,险种也买错了。结果出事赔不了钱,几万几十万的保险费,全都打

A股上市保险公司年报发布 业绩稳健增长 保障型保险需求旺盛

央视网消息:截至目前,A股上市的五家保险公司已经全部披露了半年报。作为我国保险业的头部公司,上市保险公司的业绩表现如何?对于重点领域以及民生保障方面有哪些新变化?偿付能力监管新规实施半年,对上市保险公司有何影响?稳健发展是上市保险公司上半年

法院判保险公司赢了!3个拒赔案例,带你走进保险理赔的真实历程

很多人问过我们这个问题:“我有 xx 病,买保险时未告知保险公司,以后会被拒赔吗?”确实,历年的《保险理赔年报》里都提到:拒赔大多是由于“未如实告知”导致的。但在现实中,拿到理赔的人也不在少数。今天,我们就通过真实的法院判决案例,来为大家剖

重磅!2021保险公司理赔数据出炉,保险获赔率竟然这么高?

买保险,“能不能赔、好不好赔”一直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保险公司越大,理赔越容易吗?网上买的保险,理赔时会不会没保障?线上理赔没人帮忙跑腿儿,赔得快吗?担忧理赔似乎成了我们对保险最大的“心病”,那么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情况到底怎么样?为了解答这

保险公司不会告诉你,真正有用的保险就4种

保险千万不要乱买,因为很多人都买错了!买错了保险,不仅白交了上万保费,而且遇上大事还没有什么用。今天就给你盘点保险里常见的坑,记得点赞收藏,买保险不再踩坑给家人买保险,有用的就这4种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社保,缺一不可重疾险得了合同中约定

国家统计局:2020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5257亿元 比上年增长6.1%

国家统计局:2020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5257亿元 比上年增长6.1%中证网讯(记者 倪铭娅)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5257亿元,比

小证开“大车”,发生亡人事故保险公司能够免费商业险

保险公司以罗某无证驾驶为由拒绝承担商业险的赔付责任,是否会获得法院的支持。在一起有人死亡的交通事故中,承担次要责任的罗某持C1驾驶证,驾驶的却是一辆中型罐式货车。近日,海安市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明确保险公司可以免除在商业险限额范围内的赔。

石家庄多家保险公司拒保出租车商业险,合法合规吗?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近日,河北石家庄多名出租车车主向总台央广新闻热线反映称,他们在给出租车续缴今年的商业保险时,被多家保险公司拒保,大多拒保理由是“系统管控”。有业务员直言,拒保(第三者责任险)主要因为出租车行业事故率高,保险公司不愿。

河北银保监局回应多家保险公司拒保出租车商业险

央广网石家庄11月21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管昕)11月18日,中国之声独家报道了“河北石家庄多家保险公司拒保出租车商业险”一事。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现象在全国多地出现,成为出租车行业普遍遇到的问题。报道推出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

私家车跑网约车出事故 保险公司拒赔商业险

车辆使用性质改变风险增加,支持保险公司诉请(记者 陶 琛 通讯员 陈争光)不少私家车车主认为,绑定“滴滴出行”,在上下班的路上载个顺风客,不耽误时间又能挣个小钱,一举两得。日前,湖南省平江县人。然而,如果此时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是否理赔呢。

厦门多家保险公司拒保搅拌车“交强险”多地出租车被拒保商业险

央广网北京11月23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管昕)近日,中国之声持续报道了河北省石家庄市多家保险公司拒保出租车商业险一事,河北省银保监局回应称,将就此立即开展调研并向中国银保监会报告,督促财险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报道播出后,河北唐山、安徽滁州

交强险和商业险必须买同一个保险公司吗?

买交强险和商业险,不买同一家公司可以吗?实际上交强险跟商业险,它们的保险性质不一样,承保单位可以分开。如果自己觉得开车技术不太好,去买第三者责任险的时候,碰到另外一个公司搞活动,这家公司比之前买交强险的公司便宜一两百块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湖南旅游网趵突泉旅游攻略谢霆锋歌迷网仰望汽车评测网潜水运动茶颜悦色会员日火龙果种植网域名注册购买官网黄鹤楼旅游攻略婚庆婚博网美的集团A股光伏发电资讯网张姓女孩名字大全苏宁易购股票睫毛膏品牌网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人的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资讯网 jiechunqiu.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