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20:35:18 | 浏览:490
上市险企年中成绩单陆续放榜。财险板块车险复苏、寿险板块个险渠道仍面临转型挑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及其两家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寿险”)交出怎样的答卷备受关注。
8月28日,中国人保发布上半年业绩显示,中国人保实现总保费收入3826.24亿元,同比增长11.2%;归母净利润为178.5亿元,同比增长5.7%。人保财险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90.32亿元,同比增长15.3%。人保寿险的净利润为33.58亿元,同比减少25.1%。虽然财险板块迎来净利、保费双增长,但寿险板块仍处于转型深水区,“大个险”营销员规模更是“腰斩”。
人保财险车险业务的竞争优势能否进一步扩大?人保寿险在新的管理层到任后,将会采取哪些措施带领公司走出人身险周期的低谷?8月29日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管理层就相关热点话题一一进行了回应。
财险保费、净利双增,还将建设汽车生态圈
8月28日,中国人保发布上半年业绩显示,中国人保实现总保费收入3826.24亿元,同比增长11.2%;归母净利润为178.5亿元,同比增长5.7%。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国人保的总资产为1.5万亿元,同比增长8.7%。
分板块来看,财险龙头人保财险2022年上半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766.71亿元,同比增长9.9%;实现净利润190.32亿元,同比增长15.3%。2022年上半年综合成本率96.0%,同比下降1.2%,该公司在财产保险市场占有率较2021年底增长了1.6%,达到了34.4%。
人保财险净利润的增长离不开车险、非车险业务的双轮驱动,从车险业绩来看,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88.08亿元,同比增长6.7%。对于下半年这一趋势盈利是否可以延续,车险业务的竞争优势能否进一步扩大?中国人保副总裁兼人保财险总裁于泽表示,中国人保上半年车险盈利状况较好,下半年预计虽然会有一些类似台风等不确定的因素出现,但公司结合赔付成本的管控,会确保车险的赔付率处于合理的区间,公司的车险业务赔付率预期保持平稳。
虽然近两年非车业务正抢走车险的风头,不过,车险业务目前仍是财险公司的“主心骨”,且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在打造竞争优势方面,于泽表示,未来车险业务将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加快发展车生活等方面的交通生态服务,逐步建设覆盖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汽车生态圈,建立起获客等优势,坚持降本增效,坚持维护市场秩序,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进一步提升和扩大公司车险的竞争优势。
“车险费改后虽然对于保险公司很残酷,但是对于市场还是有很积极的效果,各保险公司也在大力控费减员增效和调结构,这是保费收入提升的主要因素。人保财险车险的市场占有率很高,其提升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基本面。”不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谢远涛也表示,汽车保有量相对稳定,除了农村特殊用途车辆外,因此车险业务提升空间总体上还是受限的。
虽然车险地位犹存,但不再“独大”,近年来,财险公司正从竞争激烈的车险市场中“抽出身子”,蜂拥而至非车险赛道。从人保财险的非车险业务来看,该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78.63亿元,同比增长12.8%,非车险业务占比53.4%,同比上升1.4%。2021年,人保财险非车险业务中的意外伤害及健康险、责任险等险种都有不同程度的承保亏损,对于今年上半年改善非车险业务采取的主要举措,于泽表示,公司改善非车险质量和盈利性的主要举措包括,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产品服务创新,拓展新的蓝海市场,优化了非车险的业务结构。
“非车业务的比重必然会成为财险公司业务重要方面,这个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除了传统非车险本身的发展,市场不断扩容,保险意识不断增强,新的保险产品也不断推出以覆盖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总体上发展趋势很好。”谢远涛表示。
寿险净利、新业务价值双降,新管理层将力推转型
今年上半年人身险业继续承压,转型进入深水区,与人保财险保费、净利润双双增长不同的是,人保寿险仍面临亏损、营销员队伍锐减等压力。
2022年上半年人保寿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20.41亿元,同比增长12.3%。2022年上半年人保寿险的净利润为33.58亿元,同比减少25.1%。新业务价值为14.93亿元,同比下降38.1%。
按渠道看,2022年上半年人保寿险仅银保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实现41.9%的正增长,实现保费收入392.8亿元。其个人保险渠道、团体保险渠道分别为310.89亿元、16.73亿元,同比分别下滑9.1%和25.3%。
个险渠道持续承压的背后,人力驱动不再是灵丹妙药。截至2022年6月30日,人保寿险“大个险”营销员为12.9万人,同比减少48%。
值得注意的是,人保寿险近期迎来人事变动,6月13日,人保寿险宣布人事调整信息,涉及董事长、总裁、临时负责人等,在新的管理层到任后,将会采取哪些措施带领公司走出人身险周期的低谷?中国人保副总裁肖建友表示,人保寿险新的管理层到位后,会加大力度推进转型发展,转型将围绕业务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变革两条主线在内的十大举措,其中,业务模式创新具体举措包括,一是围绕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优化产品供给。二是重建销售队伍。三是创新销售模式。四是进一步明晰渠道策略。五是构建服务生态。
近年来在保险代理人“清虚”、新业态从业人员增加、寿险市场增速调整放缓的背景下,很多寿险公司都出现了代理人数量的大幅下降。基于此,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表示,人保寿险代理人数量的下降和整个市场的情况是较为一致的。在代理人数量下滑的情况下,人保寿险等公司除了采取挖掘现有人力特别是培养绩优代理人的方式外,当下在培养绩优代理人时,应更加重视产品的创新与系统的培训。
此外,人保寿险的退保金大幅提高,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的退保金为180.72亿元,同比增长48.1%,年报显示,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导致2021年度退保金较少。
“退保金要区分是客户因为没有资金缴纳分期保费等原因被迫退保,还是具有理财属性的保险客户回收本金收益。”宋占军表示,当下退保金的增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少量客户暂时经济困难而没有办法缴费退保,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增额终身寿险或中短存续期保险到了大规模退费阶段。退保金将考验一家公司的现金流储备和准备金提取水平,对新单保费增长也具有拓展的诉求。
中国人保人身险业务的另一个板块,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实现净利润7.42亿元,同比增长186.5%;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03.83亿元,同比增长18.8%,新业务价值8.54亿元,同比增长20.1%。截至2022年6月30日,人保寿险和人保健康在人身保险市场占有率为5.0%。
投资收益下滑,将加强市场走势研判
今年上半年,国内权益市场持续波动,债券市场震荡下行,低利率环境下资产配置难度上升,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和再投资压力升高,推动长期收益整体下行。中国人保的总投资收益、总投资收益率也出现了下滑的情况。
2022年上半年,中国人保实现总投资收益324.28亿元,同比下降8.3%;净投资收益286.45亿元,同比增长11.4%;总投资收益率(年化)5.5%,同比下降1.2%;净投资收益率(年化)4.9%,同比增长0.1%。
“尽管上半年投资收益率同比有所下滑,但还是超越了行业的平均水平,达到了预算目标的时间进度要求,为实现全年投资收益预算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人保执行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李祝用表示。
从投资策略来,中国人保在半年报中表示,投资端加强资产配置研究能力与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加大各类股权、债权和另类投资力度,在负债端加快改善负债业务结构与成本,通过持续推动资产负债联动,保障合理的收益水平。
谈及下半年的资本市场,李祝用表示,展望下半年,随着一系列稳住经济大盘政策的落地见效,经济将持续复苏,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并有望实现更好的结果。固定收益市场方面,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复苏,预计货币政策会仍然保持宽松,利率将处于底部,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未来随着经济复苏和物价的抬升,收益率将会有所上行。权益市场方面,判断股市短期还是维持震荡的格局,波动的幅度相对于上半年,一方面市场整体估值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都处于中性偏低的水平,市场流动性充裕,市场向下行的空间有限。另一方面,经济复苏尚不稳固,上市公司盈利改善还有待一定加强,市场短期大幅上行的概率不高。
“中长期来看,对我国权益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李祝用表示,一是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这个态势并没有改变,与全球其他的经济体相比,中国人保有自己显著的优势。二是在降杠杆和促转型的需求下,我国直接融资的比例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三是居民财富配置转向资本市场也是大势所趋。四是以社保、保险资金、年金、第三支柱的养老金为代表的长期资金规模的占比会逐步提高。
李祝用还表示,下半年,中国人保将进一步加强市场走势研判,积极做好策略应对,力争实现全年投资收益的预算目标。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胡永新
2022 年榜单人生,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当我们拥有了美满的家庭后,最怕的不是生活的起落,而是生命的“不幸”——万一真的出了事情,谁来代替自己照顾家人?我们常避讳谈论这个问题,却又不得不思考它。而寿险或许可以作出解答:万
来源:【中国金融出版社】作者|陶碧娥「AFP金融理财师持证人、明亚保险经纪合伙人」提要:从纯保障角度来看,对多数人来说,定期寿险是首选。定期寿险起到了有效转移家庭责任的作用,而终身寿险起到了保护家庭资产的作用。如果只是想单纯转移经济责任,且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我国正逐步构建起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其他多种形式保险保障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02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进一步明确基本医保“保基本”的定
刷到一个微博,这位男同志当爸爸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给自己买定期寿险。“别人家爸爸/老公”这保障意识值得吹爆朋友圈~~(注:截图来源网络)定期寿险,家庭的顶梁柱必备!预防的就是顶梁柱不幸没了,甚至全残,都能按规定赔一大笔钱给家人,避免家人陷入经
74家寿险公司公布业绩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总利润456亿元同比减少318亿降幅为①盈亏家数与去年同期相比盈利家数从55家降为32家亏损家数从19家升至42家②盈亏金额盈利公司的净利由787亿降至555亿亏损公司的亏损由14亿升至99亿③巨头前
图集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题:寿险业如何转型发展?业内人士这样说新华社记者谭谟晓随着金融科技加快赋能保险业,以及老百姓的健康意识和对风险保障的关注不断提升,寿险业如何转型发展,更好满足老百姓需求?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上,
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疫情冲击等复杂外部环境和各类风险挑战,我国经济依然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保险具有风险管理和防灾防损功能,在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环境治理、社会管理
定期寿险,是一个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保险。人走了,给自己的家人留下一大笔钱,用来还房贷车贷,以及养娃、供养老人,使家庭不至于陷入困局。我特别敬重给自己买了定期寿险的人,它是“爱和责任”的延续。定寿的保险责任非常简单,在保障期内发生身故或者全残
了解一类保险产品,我们依然从分类开始。1.分类常见的寿险类型有:定额定期寿险、减额定期寿险、定额终身寿险、增额终身寿险。分别的定义是:① 定额定期寿险:保额不变,保障定期的寿险;② 定额终身寿险:保额不变,保障终身的寿险;③ 减额定期寿险:
近期,定期寿险市场热闹非凡,新产品接二连三地上线。除了大麦和定海柱等高性价比产品,还出现了 3 款比较有意思的产品,分别是阳光橙 B 款、长生一号和一麦相橙。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0 等待期,投保也很宽松,今天深蓝保实验室就给大家测评一下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