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20:35:36 | 浏览:1214
在今年上半年,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14.93亿元,同比下降38.1%。
文/机构投资家 程意
日前,A股五大险企2022年半年度报告均已披露完毕。综合来看,2022年上半年受权益投资市场波动影响,五家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达2524.35亿元,同比下滑15.72%;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20.27亿元,同比下滑15.09%。
中国人保虽在规模和盈利能力上并不突出,但此次却以5.7%的归母净利润增速领跑五家上市险企,且保费收入增速高达11.2%。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其各项业务都很亮眼。
在今年上半年,中国人保的财险与寿险业务表现大相径庭。其财险业务仍是集团业绩增长的动力源,净利润190.32亿元,同比增长15.3%。而寿险业务却仅实现33.58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减少25.1%。
中国人保实现“三增”,然中期并未分红
五大上市险企中,中国人保是唯一一家实现“三增”的险企。上半年,中国人保保费收入3826.23亿元,同比增11.2%;营收3368.65亿元,同比增长7.4%;归母净利润178.5亿元,同比增长5.7%。
对于取得的良好成绩,中国人保副董事长、总裁王廷科表示,根本原因在于,近年来中国人保深入推进卓越保险战略落地实施,着力优化业务结构和发展模式,增加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发展动能,强化了风险防控和化解,提升了业务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与2021年中国人保均进行了中期分红,但今年这一“传统”却并未延续。
对此,中国人保副总裁李祝用回应称,此前两年的中期分红属于特殊时期的过渡性安排和技术性安排。关于未来的分红安排,其表示将综合公司章程规定、国家政策要求、市场惯例、每股分红金额等因素来确定。
车险市场逐步回暖,人保财险业绩创新高
在亮眼的成绩背后,同样也面临着挑战和压力。
就中国人保而言,财险业务是根基,是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寿险业务却成了业绩最大的拖累。
在2022年上半年,人保财险保费收入2766.71亿元,同比增长9.9%,占据财险市场34.4%的市场份额,在财险业“老三家”(即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及太保产险)中稳居第一。
据《机构投资家》分析,从行业来看,自2020年9月至今,车险市场经过一年多的“提质、降本、增效”后,其市场竞争秩序得以好转,车险综改压力逐步释放,部分险企重新走上正增长。车险市场的回暖也助推人保财险业绩再创新高。
人保财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还要得益于自身车险业务所展现出的头部险企优势,以及自身通过优化定价模型、加强风险筛选及精细化费用投放等措施压降综合成本率。
中报显示,人保财险的车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88.08亿元,同比增长6.7%;综合成本率95.4%,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承保利润56.86亿元,同比增长44.9%。
此外,人保财险还在非车险业务上持续发力。上半年,其非车险业务实现总保费收入1486.00亿元,同比增长12.7%,非车险业务占比53.6%,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96.0%,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人保寿险增收不增利,个人渠道持续承压
与财险业务相比,中国人保的寿险业务就显得十分惨淡。在今年上半年,中国人保的人身险业务规模稳中有升,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24.24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人保寿险与人保健康的原保险保费收入虽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但净利润却一升一降。
上半年,人保寿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20.41亿元,同比增长12.3%,净利润达33.58亿元,同比减少25.1%;人保健康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03.83亿元,同比增长18.8%;净利润达7.42亿元,同比增长186.5%。
今年以来,受权益市场波动加剧,人保寿险投资收益出现了下滑。2022年上半年,人保寿险的投资收益为147.55亿元,同比下降4.2%。
与此同时,寿险行业步入深度转型期,受消费需求释放趋缓、销售人力规模下降等因素影响,新业务价值普遍下降。在今年上半年,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14.93亿元,同比下降38.1%。
对此,中国人保副总裁肖建友表示,将围绕业务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变革两条主线,深入实施改革转型工程,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其中,中国人保将积极探索新的个险队伍建设模式,重点推动“万名高端销售精英培养计划”和服务营销新军两支队伍建设聚焦中高端市场、中心城区及新生代客群,匹配中高端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做强客户、产品、队伍“铁三角”,实现公司价值和客户价值的良性循环增长。但效果如何,我们将继续关注。
寿险的功能很简单,保的就是人的生命,如果被保人在约定期间身故了,那么保险公司就会赔偿一笔保险金。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房贷车贷的人,寿险是必备的保险之一,万一不幸倒下了,还能给家人留一笔钱,既是经济上的支撑,也算给家人留个安慰。在了解寿险的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方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Q2寿险新单保费降幅收窄,推动NBV持续改善,在增额终身寿助力下缓解新单压力。财险方面,疫情影响下二季度保费有所拖累,但各地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已带来6-7月的边际改善,经济环境修复也有望压降保证险C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申俊涵 北京报道 目前,中国保险行业正在经历从销售导向转型用户导向的转型。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基于人海战术的增长模式开始失灵。回归到用户的真需求,挖掘产品和渠道的新动能,成为行业的普遍共识。同时,科技正在重塑保险业。基
寿险一季报:利润下滑行业整体受制于股市下跌利润出现下滑,平安在低基数下实现增长行业整体:由于21Q1国寿和新华及时兑现了一定的权益资产浮盈,导致当期利润增速较高,垫高了基数,而22Q1权益市场下跌以及利率低位背景下,投资收益率同比将下滑明显
投资波动导致利润承压,寿险磨底、财险超预期:1)深度转型背景下NBV继续承压,EV低速增长:NBV为中国太平(-11.1%) >中国人寿(-13.8%) >中国平安(-28.5%) >中国人保(-38.1%) >中国
寿险2022H1新单价值或承压,财险景气度有望持续——上市保险公司6月保费收入数据点评-202207161、6月寿险总保费同比收敛,2022H1保障型产品新单保费或承压2022年6月6家上市险企寿险总保费累计同比+1.1%(2022年5月+
在今年上半年,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14.93亿元,同比下降38.1%。文/机构投资家 程意日前,A股五大险企2022年半年度报告均已披露完毕。综合来看,2022年上半年受权益投资市场波动影响,五家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达2524.35亿元,同比下
本报记者 冷翠华2021年即将画上句号。回顾这一年,A股保险板块的表现持续低迷。根据申万二级行业分类,截至12月20日收盘,保险板块年内跌幅为39.04%,位居跌幅榜第二,仅次于教育板块。2022年,保险板块将如何走?是否具有良好的配置机会
每经记者:涂颖浩 每经编辑:马子卿保费数据是保险股走势领先指标。近期,九家上市险企(含上市公司旗下保险公司,下同)2022年1-6月保费收入均已出炉。2022年1-6月,九家上市险企或旗下保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7600.47亿元,同比增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5日讯 (记者 马欣) 截至昨日晚间,A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已悉数披露2022年一季度保费收入。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当期合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074.74亿元,同比增长3.5
非银上市险企12月保费数据点评财险持续复苏,寿险静待修复空间事件:上市险企披露2021年12月原保险保费收入数据。1-12月上市险企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中国人寿6,200亿元、中国平安4,903亿元、中国太保2,096亿元、新华保险1
保险上市险企1月保费数据点评寿险“开门红”无力,财险表现持续升温事件:上市险企披露2022年1月原保险保费收入数据。1月上市险企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中国人寿2,072亿元、中国平安1,037亿元、中国太保559亿元、新华保险359亿元
每经记者:涂颖浩 每经编辑:廖丹近日,A股五大险企均已披露开年首月保费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财险“老三家”1月份合计保费为1142亿元,同比增长11.96%。具体而言,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1月份分别实现保费604亿元、
韦璐/文截至15日晚间,A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已悉数披露2022年一季度保费收入。数据显示,五家上市险企当期合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074.74亿元,同比增长3.52%。结合4月15日银保监会披露的一季度全国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全国保险公司
每经记者:涂颖浩 宋戈 每经编辑:廖丹保费数据是保险股估值最重要指标之一,是保险股股价走势领先指标。近期,九家上市险企(含上市公司旗下保险公司,下同)1-11月保费收入均已出炉。2021年1-11月,九家上市险企或旗下保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