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新业务价值增 人均收入涨 中国平安2022中报寿险改革突围

时间:2022-09-11 20:43:30 | 浏览:981

上半年,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中国平安的整体经营仍凸显定力。8月23日,中国平安发布半年报显示,公司得益于“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布局,数字化变革提质增效,整体业绩仍然保持稳健增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853.40亿元,同比增

上半年,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中国平安的整体经营仍凸显定力。

8月23日,中国平安发布半年报显示,公司得益于“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布局,数字化变革提质增效,整体业绩仍然保持稳健增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853.40亿元,同比增长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602.73亿元,同比增长3.9%。

同时,中国平安持续提升股东回报,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92元,同比增长4.5%。

兴业证券研报观点指出,“综合金融+医疗健康”为中国平安构筑了长期壁垒,有望在此次变革调整的行业竞争中率先突围。

中国平安上半年业绩稳健 寿险改革成效显现

今年上半年,国内疫情散发多发,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保险行业整体经营承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平安仍坚持于改革中求稳健实属不易。

从最新半年报中可以发掘出中国平安的诸多经营亮点,但最终都落脚于“稳”——业绩稳,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营运利润853.40亿元,同比增长4.3;回报稳,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92元,同比增长4.5%;主要业务板块业绩稳,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达589.93亿元,同比增长17.4%,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467.92亿元,同比增长10.1%。

此外,中国平安的医疗健康生态圈战略落地稳健,截至2022年6月末,其医疗健康生态圈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合作整体覆盖,合作药店数达20.8万家,平安智慧医疗累计服务187个城市、超5.5万家医疗机构,赋能超142万名医生。

中国平安备受关注的科技业务核心技术能力也在稳步深化,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4674项,累计达43094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技术的发展持续降低集团运营成本,上半年,平安AI坐席驱动产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39%,AI坐席服务量在客服总量中占比达83%。

稳中求进,备受市场关注的平安寿险改革也已经来到收官一年。中国平安半年报显示,平安寿险改革持续推进,目前已初具成效。在渠道方面,从较为单一的代理人渠道向四大渠道转型,其中在代理人渠道方面,从过去的经验驱动转向数字化引领,通过科学的“三好五星”营业部评价体系,以业绩、质量、行为多维度来衡量和指导部课经营,强化过程管理。在多渠道方面,随着三大创新渠道并行发展,多渠道贡献持续增长。在产品方面,积极创新产品及服务,持续深耕“保险+健康”、“保险+养老”的服务体系建设,以专业的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获得了客户认可。

在改革引领下,平安寿险队伍实现高质量转型,上半年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9%,人均月收入达7957元,同比增长35.1%。

研究观点认为,人身险行业增速恢复需要经历“存量产能改善——营销队伍企稳——新单保费筑底——价值增速向上”,当前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调整期,中国平安作为行业先行者,2019年以来持续积极推进“4渠道+3产品”寿险改革,有望引领行业摸索着走出困境。

深化综合金融优势 个人客户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升

透视半年报可以发现,中国平安之所以能在整个行业不景气下仍维持稳健经营,与其在综合金融方面的优势密不可分,在本轮改革中,综合金融也是集团深化转型的一大支柱。

早在2003年,中国平安便已前瞻性地确立了综合金融服务的愿景,而后不断加强在金融领域的布局,打造以保险为主,银行、证券、信托、投资和海外业务为一体的集团控股经营架构。2008年,中国平安上线“一账通”,实现集团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战略创举,进一步突破、深化了综合金融战略。

时至今日,综合金融已经成为中国平安稳健发展的基本盘。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个人客户数超2.25亿,较年初增长1.5%,个人客户的客均合同数稳步增长至2.95个,较年初增长1.4%。

综合金融战略深化下,个人客户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升,2022年上半年集团核心金融公司之间客户迁徙近1306万人次,截至今年6月末,有近40%的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的合同,平安持续打造“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产品能力,不断满足个人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客户持有占比较高的合同类别为车险、银行存款、信用卡、人寿保险及意外保险。

综合金融还有一大优势,即“东方不亮西方亮”,可以发现,在推进寿险改革的过程中,保险板块承压,但中国平安旗下的其他业务如银行业务等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20.22亿元,同比增长8.7%,净利润达220.88亿元,同比增长25.6%,有效稳定了集团整体业绩。

总的来说,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布局不是“铺摊子”,关键的还是“破壁垒”、“重服务”,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下,集团的综合金融服务能给客户提供全方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大大提高了客户体验,也有助于集团充分打通内部资源,降低整体成本,获得更好的经营效益。

研究观点也分析称,中国平安综合金融模式的核心逻辑在于“客户数×客均利润”,即增加客户数并让每个客户购买更多集团内产品,客均利润持续增长的同时也提升了客户忠诚度。近年来,集团在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态”的战略指导下,围绕广大用户的“医、食、住、行、玩”需求,发展出涉及金融、科技、医疗服务等领域的诸多业务线,关注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

医疗健康生态圈战略持续落地 有效赋能金融主业

除了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生态圈落地成效逐渐显现也引领着中国平安稳健发展。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七普”数据显示,2010年~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民众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打造医疗健康生态圈并非易事,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及资源加持,中国平安凭借多年在寿险、健康险领域的深耕,已经打下深厚的客户及医疗健康资源基础,进阶至医疗健康生态圈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

据悉,中国平安创新推出符合中国需要、有平安特色的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这其中,平安担任支付方的角色,整合与医疗、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相关的市场供应方,为客户提供覆盖家庭医生及养老管家服务的会员制模式+“省心、省时、又省钱”的高性价比服务。

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持续落地医疗健康生态圈战略,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超700亿元,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合作整体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10万家,合作药店数达20.8万家,平安智慧医疗累计服务187个城市、超5.5万家医疗机构,赋能超142万名医生。

更为关键的是,医疗健康生态圈有效赋能了金融主业,实现共赢协同,平安超2.25亿个人客户中有超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39个,客均AUM约5.29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2.8倍。

整体来看,中国平安旗下寿险板块已至转型收官之年,综合金融的前瞻性布局及医疗健康生态圈的落地见效等都将为集团后续发展持续释放利好。

研究观点也指出,中国平安拥有前瞻性战略布局、及时纠偏能力及健全的组织制度“软实力”,同时还具备提高触客和获客效率的“硬实力”,如综合金融+健康生态圈强化触客和获客能力,高储备及数字化改革推动下未来客户数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科技赋能助力“促销售、提效率、控风险”,提升核心金融业务的客户服务水平等。“‘软实力’与‘硬实力’兼备,中国平安有望在此次变革调整的行业竞争中率先突围。”

相关资讯

中国平安中期业绩向好:寿险改革成效显现 创新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致鸿、胡天娇 北京、深圳报道作为保险市场的风向标,中国平安的业绩颇受关注。8月23日,中国平安率先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8月24日,召开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853.4

中国平安披露寿险改革进展:上半年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26.9%

8月23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今日公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中期业绩。2022年是平安文化重塑、战略升级、改革转型的关键一年。中国平安推动寿险业务高质量改革转型,巩固综合金融优势,构建“管理式医疗模式”

新业务价值增 人均收入涨 中国平安2022中报寿险改革突围

上半年,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中国平安的整体经营仍凸显定力。8月23日,中国平安发布半年报显示,公司得益于“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布局,数字化变革提质增效,整体业绩仍然保持稳健增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853.40亿元,同比增

中国平安东莞地区2022“快乐少年”平安支教行动迎来第一课

9月5日,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梅塘平安希望小学三年级教室的课堂上迎来一群特殊的大朋友。中国平安东莞地区2022“快乐少年”平安支教行动的第一批志愿者正式开启支教的第一课。时值中秋、教师节来临之际,在东莞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东莞市保

5615亿!五大上市险企新年首月保费出炉,中国人寿增幅最大,中国平安“降中有喜”

随着2月23日晚间中国平安的一纸公告,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1年开门红关键时段1月份保费出齐。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五大上市险企1月份合计实现保费收入56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26%。其中,中国人寿

中国平安榕城一区丽星部客户经理袁瑞萍——恪守初心,不负众望

2021年8月袁瑞萍加入平安保险,目前是公司的一名客户经理。作为一名优秀的保险人,她专注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恪守初心和职业道德,坚定前行,坚持用心服务好每一位客户,将保障送到千家万户。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袁瑞萍,让我们一起听听她的

中国平安2022年前7月保费收入4862亿元 同比增1.81%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2日讯 中国平安(601318.SH)今日晚间发布保费收入公告。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期间,中国平安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861.99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2022年1-7月

中国平安前9个月保费收入公布,四业务喜提环比上涨

公告显示,2021年1-9月,中国平安子公司平安产险、平安寿险、平安养老险和平安健康险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分别实现人民币约1993.43亿元、3645.35亿元、182.06亿元、92.56亿元,合计为人民币约5913.40亿元。保险分业务

中国平安的最新保费出来了

中国平安公布了保费收入,可惜不是单月份的,而是1到8月份的总保费收入。这是我做的一个简图,大家讲究看,2021年上半年,代理人人均首年保费9,350元/月,同比增长23.8%;代理人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受间接佣金下降超20%,以及交叉销售收入

上市险企保费榜!中国平安增速终于转正 与榜一国寿集团无限接近

2020年7月上市险企保费数据出炉①国寿与平安集团保费差距缩小②人保、平安车险业务提速,单月增速超10%(跟小编一起看看吧)1 2020年7月保费排名榜—8家上市险企—第一名:中国人寿(集团)5,065亿元第二名:中国平安(集团)5,037

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增额终身寿险,有什么不同?适合谁买?

寿险的功能很简单,保的就是人的生命,如果被保人在约定期间身故了,那么保险公司就会赔偿一笔保险金。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房贷车贷的人,寿险是必备的保险之一,万一不幸倒下了,还能给家人留一笔钱,既是经济上的支撑,也算给家人留个安慰。在了解寿险的

寿险改革迎曙光 今年的平安寿险高峰会透露出这些关键信号

在保险业,平安寿险一年一度的高峰会是一支标杆。一是,平安寿险作为整个寿险行业的“排头兵”“领军者”,“春江水暖鸭先知”,其一举一动都成为行业借鉴的重要样本;二是,平安堪称保险业“黄埔军校”,平安代理人的转型成绩,一定程度代表着保险业发展的中

国家级平安区!揭秘平安余江建设的“平安密码”

国家级平安区!揭秘平安余江建设的“平安密码”题记:平安是一种生产力,这是腾飞的余江经济给出的答案;平安是一种幸福感,这是市民快乐的笑容给出的答案;平安是一种追求梦,这是文明创建的成果给出的答案……12月15日,余江区作为全国160个授牌命名

寒意频频!寿险"老七家"排位再变!2022寿险业如何看?来看业界分析

随着非上市险企陆续披露2021年业绩数据,保险业头部机构的格局渐明。在发展遇到困境的寿险业中,“老七家”的保费收入情况增减不一,位次重新洗牌。从寿险业整体看,据银保监会数据,2021年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为3.12万亿元(不含风险处置阶段

定期寿险VS终身寿险 如何选择?

来源:【中国金融出版社】作者|陶碧娥「AFP金融理财师持证人、明亚保险经纪合伙人」提要:从纯保障角度来看,对多数人来说,定期寿险是首选。定期寿险起到了有效转移家庭责任的作用,而终身寿险起到了保护家庭资产的作用。如果只是想单纯转移经济责任,且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个人社保查询网今日大同加拿大旅游网新加坡旅游网蓝月亮洗衣液评测网兰博基尼跑车网古天乐影迷网宋仲基影迷网赵文卓影迷网今日长治新生儿起名网茶颜悦色会员日儿童玩具批发资讯网范丞丞影迷网恩施大峡谷旅游攻略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人的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资讯网 jiechunqiu.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