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0 06:08:23 | 浏览:507
很多人喜欢把远离保险挂在嘴边,觉得保险都是骗人的。之所以会有很多人这样想,是自己有过或者身边人有过被坑的经历。
其实,坑大家的不是保险产品,而是卖保险的人。一些保险销售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投保人的利益,用不光彩的手段忽悠投保人购买不合适的产品,造成投保人利益受损。
也就是说,只要会买保险,买对保险产品,还是对大家非常有好处的。因此,大家要做的不是远离保险,而是掌握其中的门道,学会防坑防骗。
一、交了保费才能看保险合同
一些保险销售人员会谎称不交保费不能看保险合同。正因为看不到具体的保险条款,很多人才买到了不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其实,保险合同没有必要从保险销售人员那里获得,大家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官方网站上面就可以查询到。
另外,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的保险,也会向大家展示保险合同,整体更加透明公开。
二、承诺高收益高分红
一些保险销售人员会利用投保人追求收益的心理,承诺高收益高分红,而这些往往是无法实现的。
如果被某款保险产品的高收益高分红所打动,又不放心,那么可以拨打保险公司的官方电话问客服,从客服那里了解真实情况后,再选择是否购买。之所以说保险公司官方客服可信度较高,是因为通话过程中会有录音且是否购买保险与客服没有直接利益关系。
三、带病也能投保
有些保险销售人员明知被保险人已经患有了一些疾病,还会鼓动投保人进行投保,会以“小问题不碍事”等借口来进行搪塞。大家千万不要轻信。对于拿不准的疾病,可以申请人工核保。在符合投保条件的情况下,再购买保险。
对于投保人来说,找到专业负责的保险销售渠道,能省去不少避坑的麻烦,会大大提供购买保险的满意度。
如果是想要自己学着选择保险,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思路去考虑:
1、保额不能太低,尤其是重疾险,如果只有10-20万是很难满足需求的。如果担心保费太高无力承担,可以考虑购买消费型保险,放弃未来的保费返还,优先实现保障。
2、保障期限越长越好,尽量选择能够保障至终身的。很多保险保障期限是到70岁,而70岁之后才是疾病的高发期,仅仅保障至70岁用处不大。因此,能够保障至终身的保险更值得购买。
3、尽量不要买捆绑型保险,因为这种保险是在用五花八门的保障来提高保费,用处往往不大。比如,有的寿险会和重疾险捆绑在一起,保费会增加很多,但保额是共用的,也就是赔了一种,就不赔另一种,保障并没有明显增加,不如二者分开买更有用。
总的来说,远离保险不是正确的做法,大家要学会的是去辨别保险销售中的骗局,学会去判断哪种保险更对我们有用。
已经入行保险10年时间,商业保险在国家推广和个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目前国内涌现了数量众多的保险公司,其中人寿保险公司拍照最难获取,而人寿保险,因其较高的保险费、较长的缴费期、长达数十年的保险期、较低的退保现金价值以及繁多的理赔细则,成为目
#金融知识普及月#首先,如何管理家庭财富风险,根据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可以给家庭资产配置四大账户:1.要花的钱10%——1-6月生活费,工具:储蓄、货币基金、信用卡。2.保命的钱20%——专款专用,解决突发大额开支,工具:人寿保险、意外
最近发现有不少的朋友因为保险造成了时间损失和经济损失,缴费年限很长,花钱更是不计其数,但是真正出险的时候,却发现居然只赔一点点,保险居然连一点保障都没有,大呼:保险都是骗人的,又上当了!其实造成这样的结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信息不透明,
来源:曲靖日报-掌上曲靖一、保险常识(一)保险定义: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刚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各地对保险予以高度关注,《中国银行保险报》梳理发现,主要聚焦在五大领域。关键词一: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今年地方两会上频繁提及的保险热词。在我国,养老保险分为
如果你没事也喜欢研究广告与设计,会发现把数字用在海报、文案或标题中,能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让人印象深刻。关于数字在广告中的应用,还要提到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国外有位广告大师,一生擅长用数字做标题做各类广告,有个年轻人慕名前往学习。年轻人道明来
(报告出品方/作者:开源证券,高超)1、 健康险保费超 8000 亿元,件均赔付存在提升空间1.1、 健康险规模已超 8000 亿元,占比人身险达 22%健康险规模 2020 年已达 8173 亿元,占比人身险逐年提升。2020 年我国人身
张乃丹事件热度居高不下,让大家不禁想问。好好的保险行业,怎么口碑竟然这么差。四个字概括:不务正业。某安人寿2020年全年保费收入4760.87亿元,全年赔付总金额353亿元,占保费收入的7.39%;某寿2020年全年保费收入6129亿元,全
(报告出品方/作者:开源证券,高超)1、 深度拆解:资负两端承压拖累股价表现1.1、 PEV 估值体系下,EV 假设与增长承压拖累股价复盘:我 们认为,保险股表现疲软的主要原因为:(1)负债端受行业长期内在供给结构性问题拖累、短期外部疫情以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老盈盈 在近期的A股市场上,保险股的走势相当“亮眼”:在过去的七个交易日中,板块涨幅高达11%左右。其中,中国人寿A股(601628.SH)同期涨幅逾20%,其它板块内个股也有较显著涨幅。在保险股集体“躁动”的背后,是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