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0 06:27:03 | 浏览:1346
保险业前7个月成绩单出炉!9月7日,银保监会官网公布了前7个月保险行业经营数据,总体保持小幅增长。
具体来说,前7个月保险业原保费收入为3.15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07%,保险金额9020.5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3.58%。合计赔付支出894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0.77%。
虽然前7个月行业保费收入延续了此前正增长态势,但是,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前7个月意外险市场整体呈现负增长,无论是人身险公司还是财产险公司均未能幸免。
从前7个月保费收入总体情况来看,前7个月人身险公司实现意外险收入323.9亿元,财产险公司实现意外险收入352.36亿元,分别同比减少10.49%和2.7%。
从7月单月情况来说,7月人身险公司实现意外险收入36.38亿元,财产险公司实现意外险收入41.37亿元,分别同比减少10.44%和17.57%。
可以看出,从人身险公司到财产险公司,无论是7月单月还是前7个月总体情况,意外险保费收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
为什么7月行业意外险保费收入下滑如此明显?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分析,一般来说,意外险需求与民众的出行关系密切。通常,7月暑假开始会迎来一个旅游高峰,但是今年暑假开始后全国各地新冠疫情散点式暴发不断,导致民众旅游出行受到了很大影响,自然也会影响到意外险的需求。
除了需求端疲软,意外险的供给端政策调整也对保费收入造成了影响。
由于高杠杆、需求广泛,此前意外险保费收入增长明显。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行业意外险保费收入达到1175.16亿元,同比增长9.26%;但与之相伴的是手续费畸高、捆绑搭售、骗保骗赔等乱象。为规范意外险市场,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现金贷等网贷平台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自查清理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意外险改革的意见》、《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文件。
其中,银保监会于2021年10月发布的《办法》对意外险的附加费用率进行了限制。根据《办法》规定,意外险各保单年度的预定附加费用率由保险公司自主设定,但平均附加费用率不得超过规定的上限。比如保险期限一年及以下的意外险个人业务附加费用率不得超过35%,团体业务附加费用率不得超过25%。而今年6月30日,正是监管划定的整改期限。
同时,《办法》也对意外险的费用率调整提出了要求,如果意外险的赔付率过低,相应的保险费率也需要调整。比如,年度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连续三年超过500万元的保险期限一年及以下的意外险产品,如果过往三年再保后综合赔付率的平均值低于50%,保险公司应及时将费率调整至合理水平,并按相关要求重新报送审批或备案。
为什么要限制意外险费率?李文中分析,意外险的附加保费主要是佣金支出,由于意外险每单保费较少,保险代理人的销售意愿不强,为了提高代理人的销售意愿推动业务发展,实际业务中保险公司通常为意外险支付的佣金都非常高,某些航意的佣金率甚至超过90%。而且,由于意外险,特别旅游意外险一般是短期业务,不用担心长期风险累积,一些保险公司就具有了通过支付高佣金来争抢业务的赌博心态。这样采用高佣金争抢市场的方式,要么是出险率低的情况下故意高定价,损害消费者利益;要么就是赌事故不发生或少发生,给保险公司经营带来风险。
“这种恶意竞争手法也会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果。”李文中表示,限制意外伤害保险附加费用率具有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障保险公司经营安全稳定的作用。
一位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负责人也表示,虽然短期内行业总体保费收入受到了影响,但从长期来看,监管的意图是让意外险回归保障本身,让普通消费者确实得到保险实惠。
保险业前7个月成绩单出炉!9月7日,银保监会官网公布了前7个月保险行业经营数据,总体保持小幅增长。具体来说,前7个月保险业原保费收入为3.15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07%,保险金额9020.5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3.58%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婷婷 李秀梅)保险业前7个月成绩单出炉!9月7日,银保监会官网公布了前7个月保险行业经营数据,总体保持小幅增长。具体来说,前7个月保险业原保费收入为3.15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07%,保险金额9020.57万亿
本报记者 冷翠华2021年即将画上句号。回顾这一年,A股保险板块的表现持续低迷。根据申万二级行业分类,截至12月20日收盘,保险板块年内跌幅为39.04%,位居跌幅榜第二,仅次于教育板块。2022年,保险板块将如何走?是否具有良好的配置机会
在差不多20度的广州祝大家圣诞快乐呀~即便你们可能也会凑个热闹过过节,但相信你们还是会戳进来看我的~因为这就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by一个无法感受冬日氛围的保呗儿保呗儿日常给大家分享的话题其实主要就围绕着“四大保障型险种”展开:意外险、医
保险新品层出不穷,保险条款晦涩难懂。这款产品能保什么?到底好不好、值不值得买?新出的保险是否比之前买的更好了?要不要换……如果大家有想了解的保险,可以在文末留言,我们会安排测评。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这期的 5 款产品吧。药品医疗险▎深蓝保点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 胡永新)9月3日,2022年服贸会期间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论坛主题为“护航经济大盘 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于华在论坛上表示,十年来,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
每经记者:涂颖浩 每经编辑:马子卿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持续增长,一波又一波现象级保险产品应运而生。规模达千万级的电诈险、亿级的宠物险,百万医疗险的代表性产品好医保……这些线上销售的“网红”保险,不仅极具吸睛效应,也成了保险公司重要的
中国网财经9月8日讯(记者 郭伟莹) 9月3日,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期间,作为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的重要活动,2022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首钢园顺利召开,国内外保险机构负责人与保险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同
记者从保险行业协会获悉: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出台了一系列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稳步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2012年到2021年,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从3.5%增长到7.8%。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外资保险
金融界9月3日消息,今日,2022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首钢园区举行。该论坛是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中的重要一场。作为主办方之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于华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昌校宇 杨洁9月3日,2022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首钢园成功举办,成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系列金融论坛峰会中首次举办的保险论坛。论坛以“护航经济大盘,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保险业进一步发挥保障作用,更好
近年来,世界保险业发展迅速,保费收入由2016年的4.7万亿上升到2020年的6.1万亿美元。保险密度由1999年的387美元,上升到2020年的约687美元。然而,中国保险市场发展与世界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在空间。全球保费
记者 | 吕文琦编辑 | 各大险企近期发布年报显示,2021年保费收入均承受不同程度的压力,新单更是出现两位数下滑。与此同时,仅2021年一年,登记在保险中介监管系统内的销售人员就缩减了200万人。保险真的不好卖了吗?“不是市场不需要保险,
那么,保险业务收入和原保险保费收入是一回事吗?保险业务收入和已赚保费为何不同?原保险保费收入是什么?理解原保险保费收入,首先需要理解原保险:原保险是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直接签订保险合同而建立保险关系的一种保险。相应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就是原保
记者|吕文琦编辑|9月8日,银保监会举行了“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苏大强”江苏制造业发展中银行业保险业做了什么贡献?粤港澳大湾区已取得哪些成果?多彩贵州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